今年,是世界互聯網誕生51周年,也是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26周年。 新冠肺炎疫情重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也讓互聯網“云生活”進入高光時刻,超過9億中國網民成為真正意義上的“云居民”。 過去十年,中國互聯網的關鍵詞,包括但不限于團購、自媒體、大數據、P2P、O2O、共享經濟、知識付費、新零售、新基建、區塊鏈、人工智能、直播電商、短視頻…… 今天,手機照亮了“五環外”,大數據造就了數字經濟體,互聯網公司數年就能創造奇跡;但是,996工作制也吹落了碼農的頭發,算法也制造了信息繭房效應,圈層互杠也撕裂了話語場。 點贊文化、紅包文化、互懟文化、杠精文化、泛娛文化等,成為“Z世代”“云世代”乃至“智世代”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的一種具體表征,而這一文化,又在虛擬場域和現實場域中,潛移默化地塑造著個人的自我認知、公眾的群體參與、社會的文明形態。 時隔9年,《新周刊》重啟在2009年、2010年、2011年連續舉行三屆的年度“網絡生活價值榜”評選,今年,《新周刊》依然集結專家、學者、資深傳媒人,組成推薦委員會,共同梳理正在為當代中國人的美好生活提供新價值的平臺和應用,以評估、獎掖和推廣那些深入人心并把國人的生活帶往自由、快樂和溝通的新境界的互聯網新銳代表。 2020年,是互聯網重塑我們生活方式的一年,也是需要重塑互聯網精神的一年。 讓我們一起,擁抱美好世界、美好生活、美好網絡!